紅軍長征題材系列浮雕欣賞
1934年10月,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追擊,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,退出中央根據地,進行長征。
其間共經過18座大山,跨過24條大河,走過荒草地,翻過雪山,行程約二萬五千里。
烏蒙山戰役浮雕 開啟新征程浮雕 遵義會議浮雕
長征基本路線
紅軍爬雪山 過草地 過大河題材浮雕
紅色題材浮雕素材
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,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余次戰斗,
攻占700多座縣城,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干部多達430余人,平均年齡不到30歲,
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,其間共經過14個省,翻越18座大山,跨過24條大河,
走過荒草地,翻過雪山,行程約二萬五千里,紅一方面軍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,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。
1936年10月,紅二、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,同紅一方面軍會師。紅軍三大主力會師,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。
抗戰浮雕設計制作 戰爭題材浮雕設計制作
長征題材雕塑
毛澤東領導的抗戰革命隊伍浮雕設計制作 紅色雕塑
偉大的長征精神,
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,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,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;
就是為了救國救民,不怕任何艱難險阻,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;
就是堅持獨立自主,實事求是,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。
就是顧全大局、嚴守紀律、緊密團結的精神;
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,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、患難與共、艱苦奮斗的精神。
紅軍指戰員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、堅定的信念,
表現出了不怕犧牲、敢于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,
表現出了顧全大局、嚴守紀律、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。
歷史意義
1、長征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,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。
2、紅軍長征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總方針。
3、紅軍長征的勝利,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的勝利。
4、長征的勝利,使中國共產黨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,使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有了穩固的后方。
毛主席雕像 名人雕塑 人物肖像雕塑 找天津善大雕塑公司
13102121377